一、醫美行業監管持續加強,規范化水平逐步提高
醫美即醫療美容,主要是指通過藥物、手術、醫療器械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不可逆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及各部位形態、外觀等進行修復與再塑,達到提升人體外觀外貌美容度的目的。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醫美行業運營現狀分析與發展戰略預測報告(2023-2029年)》顯示,源于醫美行業仍存在各種亂象,不時會制造不良社會風氣,國家將會持續加強行業全產業鏈監管和整治力度,不斷提高監管機制的精細化。如出臺更多的行業法律法規,進而推動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這也是所有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嚴厲打擊上游非法制售或進口藥品和醫療器械的行為,有利于合規產品需求的進一步釋放。嚴厲打擊終端非法場所并嚴格規范醫美行為,有利于合規醫美終端機構牌照價值放大和規;教嵘。受監管影響和推動,醫美行業整體規范化水平將會逐步提高,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升,我國居民對醫療保健的需求也呈顯著上升趨勢。隨著國內大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醫美概念接受度的提升,終端需求放量。醫美消費具有高黏度屬性,行業發展空間較大,2022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約2645億元,較2021年同比增長16.31%。
2021年支持海南發展高端醫美產業、深圳打造國際知名“醫美之都”等產業政策陸續出臺,在政策紅利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海外醫美消費也將不斷回流,國內醫美行業發展加速。2022年中國醫美項目滲透率為4.5%,較日本11.3%、美國17.2%和韓國22.0%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醫美市場的快速增長也為國內醫美項目滲透率的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醫美行業整合趨勢加速,推動行業集中度提升
愛美客、華東醫藥和四環醫藥等藥企已經或正在通過國內外并購及產品代理方式,不斷擴大產品布局,提高市場份額。朗姿股份、奧園美谷、金發拉比等終端機構通過投資并購方式進行快速擴張,大力推動標準化渠道建設。醫美行業的快速發展孕育著較多的商業機會,上游企業會通過研發驅動或橫向并購快速豐富產品線以維持或提升市場占有率,終端企業會繼續通過收并購進行規;瘮U張,將會有更多的機構從區域性龍頭升級為全國性機構。整體來看,行業整合速度加快,進而推動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
從醫美市場行業中游來看,目前,中國醫療美容機構市場集中度較低,中小型民營醫美機構處于主導地位,同時,伴隨成本的提升,醫美機構經營者較多開設中小型機構,以應對快速變化的消費者。醫美項目具有消費個性化、地域差異化等特征,因此機構很難將運營經驗跨省市復制。中國的連鎖醫美集團多采用各地區自主經營的形式。近幾年,隨著行業兼并重組加劇,醫美相關機構市場集中度有所提升。
三、醫美上游產品推陳出新,品牌效應疊加資本助力
醫美產業鏈上游主要是美容耗材、藥品、器械等產品的生產商,市場壁壘穩固,盈利水平普遍較高。國內廠商以華熙生物、愛美客、四環醫藥和華東醫藥等公司為主,進口廠商以艾爾建美學、高德美和LG等公司為主。近幾年國產產品發展勢頭較好,國產替代進口趨勢明顯。從毛利率水平看,上游原料器械企業壁壘較高,產品技術性強,整體毛利率水平較高,毛利率普遍在60%-95%左右。
資料來源:中國醫美行業運營現狀分析與發展戰略預測報告(2023-2029年)
醫美產業鏈中游是各大醫療美容行業終端機構,集中度不高,壁壘相對較低,競爭激烈,目前主要以上海九院、北京八大處、北大三院和華西醫院等公立醫院,以及上海華美、南京友誼和華山連天美等民營機構為主。近年來,中國對醫療美容行業的監管政策和措施趨于嚴格,醫美企業獲利空間受到一定擠壓。中游醫美機構易受到監管、消費環境等因素影響,毛利率普遍在40%-50%左右。
2022年國內醫美投資事件數18起,較前年上下降了18起,同比下降50%,具體如下:
受政策端和經濟發展等多重因素驅動,我國醫美行業加速擴容,需求端空間足夠大,因此對供給端提出了較大的要求,供給端要具備足夠的優勢。從上游產品端來看,仍有較多細分多元化需求無法得到滿足,上游廠商需加強研發創新,不斷推出新產品、新材料,以持續支持和推動需求擴容。隨著國內企業研發和技術的不斷提升以及國外品牌的引進,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產品進入市場! ♂t美行業新產品
受政策端和經濟發展等多重因素驅動,我國醫美行業加速擴容,需求端空間足夠大,因此對供給端提出了較大的要求,供給端要具備足夠的優勢。從上游產品端來看,仍有較多細分多元化需求無法得到滿足,上游廠商需加強研發創新,不斷推出新產品、新材料,以持續支持和推動需求擴容。隨著國內企業研發和技術的不斷提升以及國外品牌的引進,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產品進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