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2022年商務工作及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副部長郭婷婷表示,2022年我國商務運行總體穩中有進,為經濟社會大局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郭婷婷從幾個主要領域對2022年商務工作及運行情況做了介紹:
一、消費市場基本穩定。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4萬億元,與2021年基本持平。其中,新型消費發展態勢較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6.2%,占社零總額比重進一步提升,達到27.2%。實體零售保持增長,限額以上零售業實體店商品零售額增長1%,消費場景不斷拓展,消費體驗不斷提升。升級類消費需求加快釋放,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93.4%。
二、對外貿易好于預期。去年外貿受到了多重因素沖擊,商務部會同各部門、各地方合力積極應對。經過共同努力,全年外貿規模再創歷史新高,貨物進出口突破了40萬億元大關,達到42.1萬億元,增長7.7%。其中,與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保持增長,對前三大貿易伙伴——東盟、歐盟、美國進出口分別增長15%、5.6%和3.7%。貿易結構也不斷優化,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2.9%,占比進一步提升,超過50%;勞動密集型產品和機電產品出口分別增長8.9%和7%,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等產品出口快速增長,競爭新優勢正在加快形成。服務貿易穩步增長,服務進出口5.98萬億元,增長12.9%。其中,旅行服務、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分別增長8.4%和7.8%。
三、利用外資保持增長。全年實際使用外資1.2萬億元,按照可比口徑增長6.3%,這也再次證明中國依然是外資投資興業的熱土。引資質量持續提升,制造業引資增長46.1%,占比達到26.3%,比2021年進一步提高7.8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引資增長28.3%,占比36.1%,比上年提高7.1個百分點。主要外資來源地投資保持增長,德國、韓國、英國投資分別增長52.9%、64.2%和40.7%,香港地區投資增長1.7%。相關開放高地示范帶動作用明顯,21家自貿試驗區吸收外資2225.2億元,占全國的18.1%;230家國家級經開區吸收外資2596.4億元,占比21.1%。
四、對外投資平穩發展。全年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7859.4億元,增長7.2%。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增長7.7%,占比保持在17.9%。分行業來看,制造業領域投資增長22.4%,占比為18.5%;批發和零售業、建筑業投資分別增長24.6%和19.8%;綠色、數字等領域投資合作成為新增長點。對外承包工程穩定發展,完成營業額1萬億元,增長4.3%,新簽合同額5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數比2021年增加59個。
五、多雙邊合作實現新突破。元首外交引領經貿關系不斷深化。去年,推動G20、APEC在經貿領域達成積極成果,成功舉辦了金磚國家和上合組織經貿部長會議。推動世貿組織第12屆部長級會議達成一攬子協議,引領投資便利化談判實質性結束。正式啟動中國加入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談判。完成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聯合可研并啟動談判。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如期生效并高質量實施,全年對RCEP其他成員進出口占我國外貿總額的30.8%。
郭婷婷表示,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商務部將立足商務工作“三個重要”定位,著力恢復和擴大消費,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推動商務高質量發展,為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提供重要支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