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2022年四季報已披露完畢。對于想要參考公募基金的操作進行投資的基民來說,除了基金持倉值得關注,基金規模、份額的變化同樣也具有參考意義。
金融投資報記者整理統計數據發現,去年四季度資金開始向權益類產品靠攏,尤其是精準跟蹤市場指數的ETF受到資金寵愛,寬基指數如滬深300、中證500、科創50等受到資金追捧。去年11月以來A股市場持續反彈,寬基指數基金受到明顯的凈申購,顯示資金低位布局市場的意愿較強。
股基獲資金凈申購
結合不同類型的基金資產規模和基金份額的變化,可以較好地看到資金的流向和偏好。
據統計,已公布2022年四季報數據的非貨幣基金資產規模為152153億元,相較去年三季度末減少4721億元,減少幅度為3%;基金份額為136200億份,相較去年三季度末減少3647億份,減少幅度為2.61%。
但不同類型的基金之間資產規模變化和申贖變化區別較大。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為凈申購狀態,獲得凈申購120億份;股票指數型基金(含被動指數型和增強指數型基金)獲凈申購102億份,增幅達到了7%左右;偏股混合型基金獲得凈申購31億份,增長幅度為1.27%。其余類型的基金中,QDII獲凈申購,但資產規模較小;靈活配置型基金、債券型基金、FOF均為凈贖回。另外,貨幣基金也被凈贖回。
從上述基金份額的變化中可以看出,資金正在向股票資產配置較高的股票型基金、指數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集中。而偏中、低風險收益的債券基金、貨幣型基金以及倉位變化范圍較為靈活極端的靈活配置型基金,資金有所撤離。這也顯示出資金布局權益市場的意愿明顯增強。
寬基指數ETF受寵
在獲得凈申購的股票類產品中,高倉位運作的指數基金無疑更受資金青睞。其中,跟蹤市場寬基指數、幾乎百分百倉位運作的ETF尤為受寵,多只ETF份額增量居前。
據統計,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是去年四季度份額增長最多的非貨幣基金,從三季度末的299億份增長至508億份,增量達到209億份。得益于資金的申購,以及基金凈值的上漲,該基金資產規模大增了215億元,到四季度末增長至508億元,在權益類基金中排名第7位。
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的份額由三季度末的132億份增至四季度末的197億份,資產規模則由512億元增至775億元,增長了263億元。憑借775億元的總規模,該基金一躍成為全市場規模最大的權益類基金,超過了招商中證白酒、中歐醫療健康、易方達藍籌精選等基金。
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ETF、南方中證 500ETF 份額增長量也居前,分別增長了44億份和35億份,資產規模分別達到169億元和 603 億元。其中,南方中證500ETF成為市場上規模第3的指數類基金。
此外,在投向港股和美股股票資產的基金中,華夏恒生科技ETF、華安納斯達克100ETF的份額增量也居市場前列,分別為85億份和38億份。
行業主題指數基金中,份額增量最多的是國聯安中證全指半導體ETF,較三季度末增長了27億份,資產規模增至145億份。
對比之下,寬基指數基金顯然成為一些資金抄底的首選。
明星基金狀態不一
主動管理的明星權益類基金中,份額增長較多的是招商盛洋3個月定開、招商核心競爭力、華商甄選回報、中歐量化驅動、易方達港股通成長等,份額增長在29億份至23億份之間。對比之下也可以看出,在資金看來,ETF基金是更便利的抄底工具。
截止四季度末,市場上規模最大的主動權益類基金仍然是中歐醫療健康和易方達藍籌精選,兩只基金資產規模分別為641億元和570億元,較三季度末有不同程度增長,但中歐醫療健康的基金份額為凈贖回狀態,意味著其規模增長主要來自凈值的回升。
景順長城新興成長資產規模為401億元,在主動權益類基金中排名第3,基金份額同樣為凈贖回。富國天惠精選成長資產規模緊隨其后,為327億元,此外,易方達消費行業、睿遠成長價值、興全合潤、諾安成長、興全趨勢投資資產規模在200億元以上。